智能手機,智能家居,智能機器人,智能制造,智能化
2021-09-15
作者:
瀏覽量:
139
智能手機,智能家居,智能機器人,智能制造,智能化這個主題不僅成為了時代浪潮,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爭相探索。“德國工業4.0”、“中國制造2025”、“美國工業互聯網計劃”、“英國數字經濟戰略”、“日本超智能社會”、“韓國制造業創新3.0”,幾乎每個國家都在為之做準備。
而就在“工業4.0”概念席卷全球,各類相關演講、論壇、沙龍接連不斷地舉辦,業內業外都在熱切討論之時,我們是否思考過工業4.0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?
智能化熱潮涌動 認清現狀是核心
何為工業4.0,何為智能化?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認為,“工業4.0”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的第四次工業革命,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。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虛擬系統——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,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。
對此,富強鑫(寧波)機器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俊杰先生認為,目前的智能工廠涉及三個方面,智能機器、智能生產和智能服務。所謂智能機器,便是機器群的集體工作以此達到智能生產。
“機器如何智能,這需要很多的感測器,譬如螺桿有磨耗要發出一個通知、什么部件失油了要發出一個通知、大柱延伸不平均了要發出一個通知、加料軸承磨耗要發通知,這些是屬于機器使用過程中的智能化維護(即智能服務)。”王總如是說,“智能機器,舉個例子,即是將模具放上去后輸入幾個條件,專家系統會計算出生產條件,不需要技術人員手動設置。要做到這點,需要非常龐大的數據庫支持。而智能生產,則是在生產過程中隨著環境變化、濕度變化、溫度變化機器可以自動進行判斷和調整。目前富強鑫就研發了這樣的技術,叫多模穴自動平衡檢測技術。”本,作為現代工業進步的重要標志——自動化,是否真的就是很多人所謂的“機器換人”?
智能化時代 人機協作才是正道
事實上,工業4.0并不意味著“機器換人”,而是強調“人機協作”。王總表示,智能化是實現人的提升和企業流程管理的提升。繁重的工作交給機器人,而技術操作工人則要提升成為管理機器人的工程師。
“人機協作’,是要讓人和機器人共存,機器人進行作業,人來管理機器人。工業4.0的實現,智能化的發展,其目的就是要把操作工提升為工程師來管理更多的機器人,以創造更多的產能,而不是簡單的用機器人將人員取代而已。”王總如是說。
我們所說的僅代替工人操作,甚至會傷害到工人的機器人只是一般工業機器人,而非智能機器人,他們僅僅實現了自動化。機器人只有實現了既能按既定程序去執行,還能與人、材料,以及其他設備產生交互,才能叫做智能機器人。智能機器人協作會有多重外部通信端口與外界通信,與人類協作,實現柔性化生產和數字化生產。
臺州啟辰電氣設備有限公司
精誠合作、互惠共贏!